這篇文章不是來抱怨的,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LinkedIn、中文翻譯成領英。

 

有個朋友跟我說「我真的很羨慕你,坐在家裡都會有人找你面試」。

也有朋友跟我抱怨履歷投了幾百封,一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說實話,每次接到面試通知的時候我都是天人交戰,因為我還沒畢業、必須在工作跟學業之間作出抉擇(不是放棄學業,是必須轉 part time)。

今年九月底要送出加國的入籍申請,如果工作在其他國家、我還得擔心移民局找麻煩;就學貸款也是一個問題,要怎樣從國外定期把錢匯進加國讓安省政府能夠順利扣款、這是一個技術性問題。

再加上房貸跟車子都有簽合約、解約需要一大筆錢,以我目前的經濟條件要找一筆違約金真的不容易。

 

不處理房子行不行?

很困難,只要有房子在加國、每年就得按時報稅,所有的報稅單據都是郵遞到住家地址;如果離境工作,每年報稅就會成為我的死穴、我還得花些錢找個人幫我管理信箱,手機也得要保留號碼轉成跨國使用。

而且找上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科技業,未來一年我最在意的並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入籍考試、博士口試),偏偏他們也沒辦法給我時間。

 

雖然面試機會多,但是時機點不對、依然是沒有工作!

(都說不抱怨、還是扯一堆,抱怨文到此結束)

 

強烈建議大家去註冊一個 LinkedIn 帳號。
跟台灣幾家有名的數字人力仲介不同,這是一個跨國的平台、設定好區域或國家之後就會陸續看到那些國家的職缺。
我的 LinkedIn 設定是 Taiwan, China, US, Canada。
如果要縮小範圍也行,可以設定 Fremont, California 或者 Santa Clara, California 之類的,那麼跳出來的工作就會更具有區域性。

 

除了區域之外,還可以設定求職領域。
例如我的設定是 Mining, Oil, Research, Semiconductor,過去三年來我接到的電話都是從半導體業來的,一通來自美國、一通來自溫哥華、其他幾十通一半來自中國大陸一半來自台灣,偶爾也有新加坡的(可是我沒設定新加坡啊)。

每週從 LinkedIn 搜尋我履歷的公司跟獵頭可以高達 20 人次!

 

既然是跨國平台,即便 LinkedIn 接受中文、也可以切換成中文介面,我依然不建議大家使用中文。
因為找我面試的公司要的都是英文履歷,面試時、他們也會找老外來陪你練習英文,就連大陸跟台灣公司要的也是英文履歷。
所以要將 LinkedIn 看成是進入外資企業或跨國求職的重要平台,重點是要經常更新履歷、因為每一次的更新都會讓自己的履歷重新曝光一次!
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建議大家去申請一個 LinkedIN 帳號,好好經營、會有幫助的。

arrow
arrow

    醬爆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