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翻譯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攸關性命的時候。

有時候一知半解的江湖傳言、可能會摧毀一個家庭!

 

在加拿大生活的移民、難民、工作居留人士、打工度假人士、留學生等,多半都是因為某一特定理由而留在加拿大的;大家或許學有專精,但是生病時遇到醫學名詞、往往之能舉手稱降了!於是看病變成了很令人恐懼的一件事情!

剛到加拿大,為了弄懂該怎樣跟醫生溝通、橘子我真的是費了很大的苦心;但是不管花多少功夫,複雜的醫學名詞對我依舊猶如天書一般的困難。

夫人去看婦科、孩子去看兒科,往往遇到的問題就跟我去看門診完全不一樣,我只能安慰自己 「上天藉此再磨練我的英文能力。」

 

除此之外,

很多來自台灣的朋友對於台灣健保有很大的依賴感,再加上聽聞很多不好的江湖傳言;

所以很多人對於加拿大的醫療制度有很大的誤解,例如效率很差、技術不好、不人性化、態度很差......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舉家人的例子來說為說明一下我們在加拿大真正遇到的醫療狀況。

 

我太太剛到加拿大時,經常上加拿大台灣人的論壇去爬文、再加上語言不通,她真的對加拿大的醫療有很深的恐慌感!

因為網路上很多人告訴她「加拿大的醫療要等很久,加拿大的醫療很昂貴、加拿大的醫療不先進...」

我經常對網路這些危言聳聽的無聊人感到非常憤怒,在忙碌的移民生活裡、我需要額外多花 200%  的心力去安撫她的恐懼。

在親身經歷之前,她經常告訴我「萬一她生病了,可能會死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

 

一直到她真的進了醫院做了一場受術後,她從此對加拿大的醫療完全改觀。

最近我問她對加國醫療的看法,她告訴我「技術超先進,而且服務滿分。」

 

在台灣時,老婆就有不孕的困擾;老大的出生是在台灣時,那是陸續跑不孕症門診的成果。

當時超音波發現子宮肌瘤的問題,但是台灣醫生不建議拿除、因為拿除子宮肌瘤手術除了疼痛之外還需要住院;

撇開子宮肌瘤不談,就持續做著不孕症的治療,或許也是因為害怕開刀的疼痛就一直放著不理它、想到時去檢查看看,一直持續追蹤檢查、而醫生也一直不建議拿除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很常見,隨口一問、很多女生應該都有經驗。

半年老婆終於搬到加拿大來了,再度遭遇到了要不要治療的問題。

老大現在已經三歲半了,不孕症依然是一個問題、我們家遲遲都沒有下一個孩子降臨,也因為如此老婆找上了加國的家庭醫生討論不孕症的問題。

家庭醫生先幫老婆安排了一系列的檢查、也開了排卵藥,遲遲無法找到原因只好將老婆轉介到大醫院的婦科。

婦科醫生開了單子,讓老婆去檢驗所驗血、然後回醫院做 X 光跟超音波掃描;每項檢查之前,老婆都會上台灣的網站去搜尋檢查內容。

網路上說內視鏡伸進子宮內做檢查「疼痛指數五顆星,疼痛感直逼生孩子,類似這樣的描述會瞬間殺死老婆的腦細胞、同時也會讓我無法平靜。

檢查在維多利亞醫院 (Victoria Hospital),老婆堅持一定要我請假陪著他去做每一項檢查,她怕自己會痛到沒有辦法回家、也讓我順便充當翻譯;於是乎,老婆的檢查跟手術幾乎就在我全程的陪同之下完成了。

 

X光跟超音波檢查進行前,在評估時我告訴醫生我老婆在網路上看到的內容、以及她的恐懼;醫生哈哈大笑的說「我們的技術是不一樣的,所有檢查完後、保證妳在30分鐘之後可以自己開車回家。」

Anyway,反正老婆就是不相信、我猜她應該是覺得我聽錯吧!

在檢查結束後,老婆才逐漸意識到、加拿大做的治療似乎跟台灣不太一樣,在登記過敏藥物時甚至發現有些亞洲的藥物加拿大根本就沒有。

檢查完後,醫生唯一懷疑的不孕理由是「子宮肌瘤」,因為身體檢查完全沒有問題、而子宮肌瘤會降低懷孕的機會。

子宮的大小只有四公分,醫生說如果妳有一個一公分大的子宮肌瘤、影響可能就會很大;而且為了避免肌瘤轉成壞東西,醫生強烈建議拿掉。

不同於台灣醫生的建議,這邊醫院的醫生很堅持、而且認為這只是個30分鐘的無痛手術!

明明台灣醫生就說很痛,要住院五天!!!

澳洲的朋友也提出了一樣的說法。

不管醫生好說歹說,老婆就是很害怕、就是不相信這個手術無痛;最後醫生提出保證手術保證只需要30分鐘,麻醉藥退後讓妳當天可以走路回家。

老婆才終於點頭同意了!

 

接著就開始了連續三天的術前諮詢,醫生非常堅持一定要有翻譯在場、避免醫療糾紛。

醫生的秘書問我們是不是說 Chinese  ,結果來了一個說廣東話的;我趕緊詢問加拿大的中國朋友,朋友跟我說每個中國人都堅持自己說的是 Chinese,就算她只會講福建話、蒙古話、廣東話,她也會說自己講的是 Chinese;那麼多方言老外根本搞不清楚,下次要記得要求一個說 Mandarin 的翻譯。

之後的諮詢婦科醫師花了一小時解釋手術內容、地點在維多利亞醫院 (Victoria Hospital),麻醉科醫師花了兩個小時做評估、手術前兩個小時需要再做一次完整評估(後面兩次評估都在 St. Joseph's Hospital);一共分成三天進行,全程由翻譯陪同,就連最後進入手術準備室、家人只能在等候室等待、翻譯還是陪同進去了,最終手術地點在 St. Joseph's Hospital 進行!!!

醫生告訴我們「任何可能危及生命的醫療或評估,一定要申請翻譯、就算很急也可以讓翻譯透過電話加入;翻譯可以請醫生的秘書協助申請,費用由健保(OHIP 或 UHIP) 給付。」

(手術要價約 3800 加幣,每次諮詢含翻譯是 300 - 400 加幣。)

透過翻譯,醫生解釋了很多手術知識跟網路上的傳言,這真的對我們一家幫助很大。

手術在 2017年3月30日 AM 9:03 開始、結束時間是 AM 9:33 分,剛好 30 分鐘。

手術後由翻譯陪同至恢復室等候,直到麻藥退了以後、確定沒有任何疼痛或者出血就可以出院了。

護士要求我們拿處方籤去買止痛藥,老婆堅持不用、因為她並沒有覺得痛 (後來我還是跑了一趟藥局把止痛藥買了)。

我要接她出院時,醫院非常堅持要用輪椅把她推到停車場、然後才讓她上車。

出院後,老婆對於整體的評估跟治療過程簡直是讚不絕口!

她說「這邊的醫生非常有耐心的、而且評估過程超級謹慎;醫院的服務態度 100 分。」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只是個案,確實每個人的運氣不同、遭遇也不進相同;但是我要表達的是「網路傳言有時候真實性真的有待商榷。」

我也不是要表達台灣醫療不好(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這樣的技術台灣也有、但是醫生的職業並沒有被要求要持續進修,真的也是要碰運氣。

 

 

 

然後再談孩子的語言治療、行為治療、跟亞斯伯格症評估。

我家小朋友在台灣被醫院評估為「亞斯伯格症」,所以家庭醫生很重視台灣的這個評估、於是家庭醫生把台灣的評估報告送到當地的兒童醫院去了。

接著兒童醫院主動幫我們預約好了翻譯,要求跟家長見面會談、事先了解小孩的行為模式,前後做了兩次面談、一次研討會。

在症狀沒有確認之前,暫時由語言治療師到學校幫她做語言輔導、再由學校申請治療師幫助她做行為矯正。

一段時間後,學校老師們告訴我「這個孩子只是個固執的孩子,這種孩子很正常啊。」

即使如此,兒童醫院還是很謹慎的預約了兒童心理醫生、會同翻譯、家長、兒童醫院代表一起為小朋友做評估。

說真的,我們真的很感恩這麼多人這麼有耐性地陪我們一起照顧、了解小朋友!

翻譯、諮詢、治療、心理醫生的所有費用都由健保支出。

 

在一二月份的時候,有段時間氣溫突然驟降、孩子突然感冒了。

我接到老師電話,衝衝忙忙帶了孩子跑了一個門診、疑似肺炎,再慌慌張張地趕往急診室。

我當然也很好奇江湖傳言的真假,加國的急診室是不是真的會等死人?(這份好奇更包含了許多擔心)

一進了急診室先拿出孩子的保險卡,然後護士幫孩子量體溫、給了先藥止吐、降溫,10分鐘後立刻帶孩子前往X光室去做肺部檢查。

醫生看完X光片後跟我們解釋「肺炎並沒有很嚴重,門診醫生開的藥物沒有錯、但是門診醫生沒有考慮到孩子體重比一般孩子重,希望我們加重藥物量份量、一周內就會恢復。」

前後的等待加治療時間一共是30分鐘,然後醫生希望孩子躺在急診室病房觀察兩三個小時才離開。

(急診室費用約 1000 加幣,如果有救護車、救護車會索取 300 - 400 加幣的費用,這些費用會由保險給付。)

 

一周後,孩子的肺炎已經好了,卻開始另一波上吐下瀉。

非常不放心地再度送入急診室,護士先給了止吐止瀉藥、然後讓他在急診室病床上觀察。

小朋友吃了藥後 30 分鐘來了個大復活,開始亂跑亂鬧;護士拿了冰棒給他,他媽媽不肯、搶走了冰棒,然後孩子開始大哭大鬧。

這時候護士進來把媽媽罵了一頓「我們給他冰棒是有充分的醫療理由,妳可以提出疑問、但是不可以拿走它」,這次護士給了兩根冰棒!!!

其實這時候我們已經很想離開了,但是醫生在照顧其他比較重症的病患、護士我們不允許自行離開。

我跟孩子的媽討論了一下,我們都認為很合理:一來孩子已經恢復活動力了、不需要去打擾醫生替其他病人診治;二來是在醫生沒有做出完全診斷時,確實也不適合把孩子貿然帶走。

醫生在五個小時之後才出現,又做了一番檢查才讓我們離開。

 

我自己也因為 B 肝,保險公司通知家庭醫生、接著被家庭醫生要求追蹤檢查,倫敦衛生局也電話詢問我過往的檢查紀錄。

在門診諮詢時,因為孩子的媽隨口說了「他會打呼」,結果被家庭醫生送去維多利亞醫院做睡眠檢查。

醫生們其實很重視病人的每一個過往紀錄跟身體的細節,即使是隨口提到的一句話、醫生也會很慎重地加入評估報告裡。

我很欣賞這種醫療態度,所有檢查都必須由家庭醫生評估,不會浪費不必要的資源、但是也不會輕放任何小細節。

IMG_3816.JPG

(維多利亞醫院的睡眠檢查病床,天花板架設了監視器跟麥克風、用來記錄病人睡眠時的所有反應跟聲音)

 

經歷了孩子的亞斯伯格症評估、媽媽的手術、孩子的兩次急診經驗、以及我的 B 肝跟睡眠檢查,終於讓孩子的媽媽心情穩定下來了、不再那麼害怕加拿大的醫療系統。

我理解台灣的健保非常優秀,所以台灣人非常的依賴健保;但是這不代表台灣以外的其他國家醫療都是差勁的,網路傳言有時候無從得知真偽、卻很可怕。

但是,建議在加拿大的朋友們面臨重大傷病時一定要申請翻譯啊,跟醫院的櫃檯或行政人員說、他們會很快幫你申請的,翻譯費用是由健保(OHIP 或 UHIP) 給付的

翻譯可以減少很多溝通的誤解啊~~~

當然,如果是一般感冒的小門診、要求翻譯恐怕就不太恰當,診所應該不會接受這樣的要求吧;但是可以上網搜尋會說中文的醫生。

 

 

 

arrow
arrow

    醬爆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